4008836768
VIP:13916113698
公司新闻Company News
《我与防水30年》

1990年6月,我调入上海建筑防水材料厂(以下简称上防厂)。次年3月,上海建筑防水材料(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上防集团)成立。作为上防集团全资子公司的上海建筑防水材料(集团)防水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防水工程公司)同时设立。1992年6月,我即赴防水工程公司,追随何树雄工作至今。
在20多年职业生涯中,我目睹了何树雄在防水领域诸多闻达天下的快意之作,也经何树雄之口,听闻了许多费小弟为防水事业殚心竭虑恣肆纵横的惊世之举。今日小文仅为知秋一叶,聊表费何二人的知遇之情、同事之妙,希望能够描绘出他们共同为中国建筑防水事业健康发展而付出的那份激情、执着和睿智。
何树雄,涉入防水行业46年,著名的防水材料、防水工程资深人士,上海建筑防水材料(集团)防水工程有限公司第一代优秀企业家。他像一个海派艺术大师,娴熟运用各种防水材料的特性,在全国各地各种类型的建筑防水工程中长袖善舞、浓墨重彩后,留下数之不尽的精品佳作。
费小弟,在中国建筑防水行业发展史上多次创造历史的著名企业家。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的10多年间,是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中国建筑防水行业随之突飞猛进,也是费小弟一生中对中国建筑防水行业最有建树的最佳时期。他是当时国内为数不多的具有国际视野并有大作为的杰出人士之一。
在其任上,不仅将主业推上了历史的巅峰:主要产品“月星”牌、“骆驼”牌石油沥青纸胎油毡先后荣获“国家银质奖”、“全国纸胎油毡免检产品”,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经年傲视群雄、独步全国;上防厂也先后荣获“上海市先进企业”、“上海市文明单位”八连冠、“国家二级企业”称号,并进入国家500强。
在企业达到历史巅峰之时,费小弟又创造性地运用单位集成的形式组建了业内首个大型建筑防水企业集团——上海建筑防水材料(集团)公司。上防集团集科研、生产、施工、销售四大功能的创新模式,即使在20多年后的今天也不乏新意。同时,费小弟以超前的创新思维、深厚的从业资历、广阔的社会人脉展示了多元经济的美好前景:90年代初设立的“上海建材商城”催动了全国闻名的宜山路建材街的诞生;同时期设立的“上海建材期货市场”成为中国期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投资3 800万元、建筑面积23 000平方米的“万利大厦”更像一座丰碑,把“月星”文化璀灿的历史凝固在人们面前……
其实,在费小弟的整体规划中,上述业绩只是他通往理想王国的阶段性成果。他的行动计划是:经过一系列有效的资产运作,集聚起更多的财力和社会影响力之后,再通过内联外合手段,把防水主业做成一家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防水企业集团。然而,没法预料的是,1994年 1月的一纸调令,让他离开了为之奋斗了13年的上防集团,甚为可惜。
费小弟紧紧围绕市场实现企业脱胎换骨的成功转型,为后继者提供了首例企业机制改革的鲜活样本。他对建筑防水行业的重要贡献,人们早已作出了恰当的评价:“新长征突击手”、“上海市劳模”、“全国优秀青年企业家”、中国建筑防水行业首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企业家等诸多荣誉,都是最贴切的注解。
在何树雄心目中,费小弟早已从80年代的青涩青年,蝶化成中国防水行业叱咤风云的大作为者,其人生理想追求和城市建设相契合的精神境界、裨益后人的大思维、大智慧、大手笔,让何树雄钦佩不已。
在何树雄心目中,费小弟是个惜才如金的人。
1986年6月,上海建材局筹备设立中国新型建材公司上海分公司(以下简称新型公司),设想通过这一新的流通平台,把上海建材系统生产的各类建材产品更有效地推向市场。此项目由当时在上海建材系统素有“二小一吴”(费小弟、姚小平、吴坚)三位知名企业家中的吴坚,出任新型公司总经理。
当时,何树雄在上防厂供销科工作。得知信息,喜爱销售工作的他立即前去报名应聘。面对谈吐在行、性格豪爽的何树雄,吴坚凭借多年的职业眼光早已深深认可了这位让他印象深刻的年轻人。当年企业间的人员流动要比今天难上百倍。为避免好事“流产”,双方约定,采用先借后调的方式悄悄地进行。
机缘巧合,刚当上上防厂厂长的费小弟,因参加上海建材局“经营管理学习班”外出学习10天。何树雄瞄准机会,经临时当家的副厂长的恩准,顺利出借到新型公司,并在那里把招商工作搞得风生水起。
回到厂里的费小弟听闻此事立即赶到上海建材局,找到当时的局长陈祖仁并放出狠话:“如果要不回何树雄,我费小弟就不当厂长!”吴坚也得人不让:“何树雄我要定了!”其实,早在费小弟当上厂长不久,就已经注意到了思路敏捷、工作能力出众的何树雄,出于锻炼人才的考虑,想再观察他一段时间。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防水工程的需求量不断提高,他已在心中给何树雄预留了一个非他莫属的位置;吴坚的横刀夺爱,完全打乱了他的工作部署。
陈局长确实有点为难。费小弟、吴坚都是他的爱将,都是相对重要企业的一把手,如今为了一个叫何树雄的年轻人闹得不可开交,真让他没有想到。为此他特地召见了何树雄,凝视了半天连发三问:“你就是何树雄?就是让我的两位厂长脸红脖子粗的何树雄?你想留在新型公司还是回上防厂?”
何树雄虽然年纪轻轻,但话说得真有水平:“我热爱销售工作,只要能让我做热爱的工作就行。”
何树雄最终回到了上防厂。不久被任命为上防厂经营部经理,负责产品销售及建筑防水工程业务,费小弟把全厂唯一一间带窗式空调的办公室让给了他。这个经营部就是防水工程公司的前身。当时,建筑防水施工人员有16名。
其实早在上世纪50年代初,上防厂就有了作为售后服务的施工人员,只是当时社会经济与行业状况的原因没有独立成型。这些最早的防水工程技术指导和施工人员都是在做好自己本职之外的兼职。虽说如此,那些穿着破衣烂衫的工人们通过中规中矩的施工操作,确保了诸如上海天蟾舞台、文化广场、上海工具厂等众多建筑数十年无渗漏,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口碑。他们是我国建筑防水施工的先驱之一。
在何树雄的心目中,费小弟是一个善于创造和捕捉机会的高手。
上世纪80年代中叶,为适应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在国家建材局及直属的中国建筑防水材料公司的组织引导下,我国新型防水材料的开发和生产迎来了令人惊喜的爆发期。我国建筑防水材料四大骨干企业中的北京、天津、武汉等先后从奥地利和德国引进了多功能新型防水卷材生产线,处在东海之滨的上防厂也不失时机地从英国引进了我国第一条防水密封膏生产线,形成了国际先进、国内独家的防水密封膏生产能力。
在引进该生产线的前前后后,费小弟创造和把控稍纵即逝的商机的能力,令人拍案称奇。
1986年,英国建筑密封专业厂商益士本泰公司和中国建筑防水材料公司等合作生产建筑密封膏项目的商务谈判进入蜜月期,项目进入北京、武汉、山东等多地选址的关键阶段。时任中国建筑防水材料公司科技处处长的朱冬青,陪同英国客人多次来到上防厂进行考察。
敏锐的上防厂厂长费小弟立即察觉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大好商机。在尽显地主之谊的同时,费小弟利用仅有的几次交流机会,力陈此项目在上防厂落地的诸多有利条件,尤其是在企业历史文化、人文素养等企业软实力方面,给英国人讲起了故事。费小弟幽默的谈吐、丰富的专业知识、让人佩服的大局观念,不仅深深感动了英国人,也让带队的朱冬青和英国人一道产生了项目落地上防厂的想法。
其实朱冬青和费小弟此前早已熟识,对上防厂的前世今生也十分了解。1982年7月,朱冬青从武汉建材学院毕业后不久曾来上防厂实习过一段时间。在此期间两人志趣相投,相交甚笃。在朱冬青看来,相比较其他地区而言,上海除了具备种种优势外,费小弟本身的独特魅力是个不可或缺的加分因素,这些因素将为以后的合资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绿灯效应。项目发展的历史见证了朱冬青当初的决定完全正确。经过3年的谈判,最终,费小弟代表上访集团与英国人签订了中英合资协议,这是中国第一个中外合资的防水密封材料工厂。从此结束了中国不能生产高档建筑密封材料的历史。
1991年3月,《中国建材报》头版头条刊登的《天南海北竞相漏,愁煞千家万户人——渗漏,建筑顽症治愈何期?》的长篇报导和述评,引发了全国各地主流媒体持续6个月的竞相报导和探究,也引起了中央电视台《观察与思考》栏目组的关注。不久,栏目组成立了“房屋渗漏纵横谈”摄制组,决定在国内选几个点进行采访。
费小弟得知这一信息,马上通过广泛的人脉关系向摄制组表示:欢迎摄制组来上海采访,并愿提供便利。其实,上海作为我国典型的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但又潮湿多雨的气候特征,在我国东部地区最有代表性。费小弟的这一表态对摄制组来说可谓遇雨得伞、恰到好处,于是摄制组欣然表示择日南下。
代表上防集团全程陪同采访的人,必须对上海房屋渗漏情况了然于胸,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周到的服务态度。选派谁呢?费小弟马上想到了何树雄。听说是何树雄全程陪同,带队的朱冬青心中踏实了不少。因为他清楚,何树雄是一个善于营造愉快工作氛围的人,而且能在轻松的气氛中把一些难办之事消弥于无形。
巧的是摄制组来上海时恰逢上海梅雨季节,不巧的是何树雄的妹妹脑部开刀需要陪护。可何树雄似乎是一个分身有术的人,无论两边的事情多么纷繁,他都能厘清头绪分头推进。
摄制组要拍摄上海建筑渗漏实景,去哪拍呢?上海彭浦地区是当地有名的居民集聚区,把这里选作采访点较有说服力。但哪一家在漏呢?面包车在雨中的街上漫无目的地跑着。何树雄说:“随便找一家吧,一准能找到。”大家扛着机器将信将疑地登上了6楼顶层,敲开了一家说明了来意。不等说完,另外三家中的两家也开门诉起了渗漏之苦……
座落于徐家汇地区的奥林匹克俱乐部1989年落成,是一座庭院式宾馆,环境优雅,景色宜人,当年叫“运动员之家”。虽然新建不久,却也难逃渗漏之灾。忙碌了一天的摄制组刚刚迈进酒店大厅,一眼看见了天花板的渗漏水所形成的小雨幕,大伙立即架起摄像机,打开灯光,忙活了起来。
这些随机摄制的大量生动的房屋渗漏情况,和上防集团针对严重的房屋渗漏提出的真知灼见,在不久央视的《观察与思考》栏目里都一一展现在广大观众面前;费小弟也首次“触电”中央电视台,向社会展示上防集团综合治理建筑渗漏的良策。央视的介入,把全国性的“房屋渗漏连续报导”推向了高潮,引起了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并先后出台了多项有关法律法规,促进了中国建筑防水业进一步走向规范和健康。
在何树雄的心目中,费小弟是个战略大师。
1991年3月,以上海建筑防水材料厂为主体,联合了16家相关企业的上防集团成立(后来发展到34家集团成员),作为上防集团四大功能之一的防水工程公司随之成立,让谁去做老总呢?费小弟想到了何树雄。但何树雄等人却顾虑重重。防水工程公司是由上海建材工业工程承包公司和上海建筑防水材料厂经营部(连同技术和施工人员)合并而成,新成立的防水工程公司工资水平低,更不能解决职工住房困难。费小弟当即对何树雄说:“你们的待遇可参照上防集团在职人员的待遇,加工资、分房等等一样都不会少。”
若干年后,在费小弟已经离开上防集团的情况下,上防集团总经理羡永彪为何树雄及其手下一批人解决了住房问题,这令何树雄至今感佩不已。
以历史的眼光看,防水工程公司的成立,成为当时上海市第一家二级建筑防水施工资质的大型施工企业,不仅扩大了上防集团生产的防水材料的应用范围,更提升了上防集团及“月星”品牌的社会知名度,也为上海地区建筑防水施工行业的健康发展作出了开拓性贡献。
在防水工程公司初创之际,费小弟曾对何树雄说过一句至关重要的话:“你要跳出上防集团的概念搞防水。”何树雄心领神会。
1994年9月,在何树雄亲自挂帅的工作班子的积极推荐下,经与甲方及供货方多次交流、商谈,甲方终于接受防水工程公司的施工方案,在上海人民广场地下停车库数万平方米的结构层上,铺上了英国益士本泰建筑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自粘性防水卷材,成为当时在重大市政项目中使用国外高档防水材料的首个成功案例。
在一次庆功舞会上,英国益士本泰公司负责人罗杰先生流着激动的眼泪对费小弟说:“费总,我非常羡慕你有何树雄这样得力的干将,因为他卓有成效的工作使我们的合作充满了乐趣!”让英国感到了乐趣,而何树雄则为费小弟带给他的战略决策感到自豪。
此后不久,作为上海对外贸易的形象化名片——上海世界贸易中心,以及上海市长宁区区政府办公楼,都成功使用了高档的国外进口防水材料。尤其是后者,甲方要求改造后的建筑屋面成为一个屋顶花园。公司采用了美国壳牌公司生产的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与“月星”牌APP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相结合,形成耐根穿刺防水体系,为以后建造大型屋顶花园提供了良好的先决条件。如今屋顶上绿叶婆娑、花香阵阵,工程也是完工至今无一次维修。

 


(1994年上海人民广场地下停车库采用益士本泰自粘性防水卷材,首开重大市政项目使用国外高档防水材料先例)
随着国外防水产品不断引进,国外厂商人性的设计、严谨的作风、完善的服务,更让何树雄深切体会到费小弟当年那句话所包含的深意。正是倚靠当时高人一筹的先进理念引领,何树雄带领矢志忠诚防水事业的工作班子,运筹帷幄、决战千里,业务足迹最远直至非洲加纳(参建“非洲杯”足球赛开幕式主场防水工程),从企业初创时100多万元的年产值,发展到上世纪末的2 000多万元,单体产值达到之前闻所未闻的近千万元。各类防水工程中荣获国家“鲁班”奖共30多次(项)、上海市“白玉兰”奖50多次(项),并被上海市政府授予“上海市文明单位”、“诚信创建企业五星级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防水工程公司始终成为华东地区防水施工领域一家经久不衰的标志性企业。
1999年9月,当时的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韩正亲临上海建筑装饰工程市场作工作调研,对上防集团在积极参与上海城市建设中的优异表现表示赞赏,提出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工作目标——建造无渗漏工程,造福于天下百姓。
1999年时任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韩正视察上海建筑装饰工程市场(左二为上防集团总经理羡永彪,左三为上海建材集团总公司副总经理费小弟,左四为上防集团防水工程公司总经理何树雄)
2000年后,防水工程公司的发展遇到瓶颈。由于体制因素制约,公司产值多年停滞不前。当一般人熟视无睹的时候,身为上海建材集团总公司副总的费小弟,用毋庸置疑的口吻对何树雄说:“你防水工程公司的出路只有改制,否则必死无疑!”其实身在其中的何树雄也明白,放眼国内外,用国有体制来经营充分竞争条件下的防水企业就是个死胡同,但他又有心无力。
在费小弟的力主下,上海建材集团总公司办公会通过了关于防水工程公司改制的意见。不久,在费小弟的关心下,上防集团统一了思想,上报了防水工程公司改制方案。上海建材集团总公司在收到方案不久即批复同意,并责成有关部门尽快落实。2003年10月,防水工程公司完成整体改制,且无一例上访。正是由于费小弟当初早看了10年和他的亲力亲为,使防水工程公司涉险过隘,再次得以挂帆远航。
一天,上海建材集团总公司总经理徐尧湘对何树雄说:“当初在我看来,你防水工程公司应和上防集团销售公司合并,继续留在上防集团。是费总在班子会上力主你们改制,他是对的,你要好好地感谢费总。”
在何树雄的心目中,费小弟是一个战术行家。
1991年初,防水工程公司成立后第一次办公会,费小弟亲自到会并着重讲了一个意思:防水工程公司要立足上海、面向全国、走向世界。这句话为新的防水工程公司如何尽快打开局面、寻找合适的工作切入点指明了方向。何树雄是个登高望远的人。他马上起草了一份“关于在我国华东、华南等10省市召开建筑防水工程技术推广应用会”的报告。费小弟看了后,在报告标题的“防水”后面加了“材料”两个字。何树雄顿时明白了其中要义:操作中如出席对象是工程类为主时,我方材料厂商可作材料支持策应;如材料类为主时,则防水工程公司作施工技术支撑。费小弟加的两个字把何树雄要下的棋扩大了一倍,此举突显出了上防集团的结构及功能优势,尽显大型骨干企业的大家之风。 
在何树雄的组织策划下,短短一个多月时间里,费小弟亲自带领下属所有生产骨干企业、科研、技术等单位和部门精英,组成上防集团史上最大规模、最高规格的外出交流使团,先后在上海、南京、合肥、福州、广州、深圳、厦门、海南岛等地召开了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防水施工(材料)技术推广应用会。会上既有上防集团科研与施工技术人员作的行业发展现状和前景介绍,也有上防集团控股的中英合资益士本泰建筑工程产品有限公司约翰先生、中日合资上海麦斯特建材有限公司名取元雄先生等外国专家所带来的新颖独到的防水理念。推广应用会在当地业内人士中引起了热烈的反响,规模经常被突破,会议主讲人更被与会者围得水泄不通,会议常常“被继续”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交流会。
一天,何树雄接到一个自称是广东迎宾馆交际处处长陈卫国的电话,说是经广州某设计院的介绍找来的。原来,广州越秀山下的广东迎宾馆“总统楼”,是各国元首来访下榻的高级宾馆,几年前该楼发生严重渗漏,宾馆曾多次请来国内和香港防水工程公司翻修过,均无济于事。
该维修项目仅100多平方米,工程总价还不够施工人员食宿交通的开销。工程虽小,但影响极大。在费小弟亲自过问下,何树雄带队赶赴广州。按常规,100多平方米的工程量当天即可完成,可防水工程公司像绣花一样精细地干了5天,综合采用“月星”牌高分子片材、防水涂料和密封材料,彻底根治了渗漏。“总统楼”从此安然无恙。
如今,当年宾馆交际处长陈卫国早已离开单位,成了当地一家著名装饰公司的老板,但和费小弟、何树雄仍是亲密无间的好朋友。
不少业内人都知道,何树雄性格中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性格豪爽(似不太像南方人);二是性子急。何树雄充满激情的快节奏和真诚豪爽的性格,既能让上级格外愉快,又给他带来社会各界无数的朋友。
1992年初,上海市杨浦区图门路大型生活小区开发商约何树雄前去洽谈业务合作事务。虽然双方是首次晤面,但交谈甚欢,大有相见恨晚之意。在其后的工作午餐中,对方和何树雄越聊越投机,一时豪兴大发拿出两瓶白酒说:“图门路小区做屋面防水的面积不大,只1万多平方。4两的杯子你每喝一杯我给你签5 000平方。我也不欺负你,你一杯我也一杯!”何树雄二话不说,拿起杯子连喝2杯。从此两人成了莫逆之交。
1991的这一次教科书般的商业运作范例,有效地促进了华东、华南和华中地区的防水信息交流互通,防水工程公司也藉此搜集了丰富的商业资料,建立了更加广泛的人脉关系,扩大了企业知名度,获得了多个重大工程项目的机会,也从一个侧面生动地展示了费小弟高超的战术风格。
在何树雄的心目中,费小弟始终是善于学习的人。
在何树雄眼里,费小弟目光远大、胸怀宽广,是一种豪情和低调、义气和原则的有机结合体,也是一位能把当下和未来有机结合的行者,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而这些优秀品质的养成,和费小弟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密不可分。
在何树雄的记忆中,有这么一幕,当年在上防集团的大院里,下班时间早已过去,还常能看到费小弟独自一人坐在办公室认真阅看国内外防水杂志,了解行业发展动态,也会阅读一些诸如《资治通鉴》、《中国史纲要》等史学专著。费小弟曾说:群星璀灿的古人中,他最欣赏曾国藩,其深邃的思想、博大的胸怀,引人思索、令人钦佩。
在上防集团不断获得荣誉时,费小弟曾给部门经理以上的管理人员,每人发了《孙子兵法》和《曾国藩传》。他说,和古人对话可以让你感到你有多浅。在企业每次有新的产品研发成功或企业管理上台阶时,他会让相关人员走出国门,到行业发展国际一流的国度去看一看,让大家知道自己离国际一流水平还有多远。

在他任内,他曾安排所有的管理人员进入专科学校进行深造,学业有成才能出校门。他要求所有相关人员都去应考各类国家注册证书,让大家不断绷紧继续学习、提高技能这根弦。
在上防集团众多部门中有一间不具名的办公室,那是总经理的“参事室”。各位“参事”中既有上防厂第一代创业者,又有历届的老领导。他们既是费小弟的老前辈,又是他的“智囊团”。在费小弟看来,不时与“参事”们的神聊,也是让自己的思想得到传统经典滋养的学习之法。当然,企业中每一项重大的项目决策或重要的人事任免,费小弟更会认真地聆听他们的意见,不断充实和完善执行方案和重要决策。正是在学习上可包容的多样性和思想上中外并蓄的开放性,再加上其异于常人的天赋,为费小弟的深度思考和大手笔展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新原动力。
在何树雄的心目中,费小弟从未离开过上防。
历史的车轮隆隆驶过。虽然人们常有“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的豪情和祈盼,但何树雄深深明白:英雄可以离开,历史还将继续。他所要做而且必须做好的是传承,因为他和他的“小伙伴们”都已不再年轻。
早在8年前,何树雄就想寻找合适的强强联手的企业合作伙伴。得知何树雄的想法,费小弟及多位相关领导和业内朋友也深以为然,曾为此多方运筹。
2008年以来,各地多家企业曾向防水工程公司伸出橄榄枝,有的还提出十分优厚的合作条件,但因种种原因何树雄均不甚满意。却不曾想,暮然回首,天降斯人,上海淼龙建筑防水工程有限公司进入何树雄的视线。
2013年11月,双方开始股权合作商务洽谈,12月完成合同签定并各掷百万作为履约保证金。又仅仅过了一个月,双方完成工商股权注册变更手续。就这样,过去8年未谈成的股权合作重大项目,双方仅用了短短三个月即告完成。其间,既有上海淼龙公司采用不喘息的连续追踪式的商谈模式因素,也有对方让何树雄砰然心动的因素:淼龙公司朱氏三兄弟在上海建筑防水业中摸爬滚打20多年,27岁的“少帅”朱震血气方刚、志向远大……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渊源流长。无论是春秋智慧、汉唐气象,还是魏晋风骨、宋元文采等等,几乎所有中华文化领域都由一无形的珠链相串,那就是拜师文化。经过拜师,后代不仅能够欣赏到先人照耀后世的文化成果,也同时承继了上辈那些令世人起敬的思想风范和道德情操。如今,防水工程公司也要借用这一古老的传统,把当代中国防水人的文化情怀传承下去。
2013年12月29日,上海阳光名邸大酒店四楼宴会大厅金碧辉煌、座无虚席。此时此刻,正在上演一场中国建筑防水史上的特殊事件——上海淼龙建筑防水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朱震的“拜师仪式”。整个拜师仪式古朴庄重、气氛热烈。随着朱震对师傅何树雄、师娘吉惠琴深深的叩拜,师徒互换拜师帖、互赠礼品、互致感言、热烈相拥……朱震的眼眶湿润了,何树雄的眼睛里也闪着晶莹的泪光,场面充满温馨又令人震撼。
费小弟的激情致词更把现场气氛推向高潮:“何树雄是位非常优秀的企业家,很有能力,他把毕生的精力和心血都奉献给了防水事业。在他的努力经营下,防水工程公司即使在全国也有影响力。同时他又是一个很有品味的人,一根萨克斯风更是迷倒了一批人。朱震没有找错师傅。长江后浪推前浪,今天参加这一史无前例的仪式,更让我坚信:我们的事业后继有人,一定会创造出更多的奇迹!”
2014年1月10日,主流媒体之一的上海《劳动报》以一个整版的篇幅,详尽报导了建筑防水界的这一盛事,成为业界的一大美谈。时光荏苒,充满一代防水人人文情怀的拜师仪式虽已过去多时,但有幸作为司仪的我已将那段精彩绝伦、意蕴隽永的历史片段永驻心中。
完成企业经营机制升级转型的防水工程公司,焕发出令人欣喜的显著活力。2014年1月至9月初,建筑防水工程产值达7 800万元,到年底有望过亿。防水工程公司2014年的优异表现,也让多年来给予公司发展重要帮助的费小弟感到十分欣慰。
凝聚着一代代防水人智慧和力量的中国防水事业,犹如一浩无边际永不枯竭的磁场,散发着强大的感召力和向心力,吸引着众多深怀为民除忧理想的仁人志士投身其中。如今,费小弟和何树雄已先后退出防水一线岗位,但数十年对防水事业的孜孜追求和人生修为所形成的责任感,已深深融入他们的品性和人格之中。
闲暇时,费、何常常会有双人小聚。聊忆过往不见硝烟的防水人生,谈笑中仍会不时激发出志在千里之豪情。若遇事业中人有事相求,他们也一如既往相互倚靠倾力相助。其情其志,令后人感佩。
在何树雄的心目中,费小弟跌宕起伏的追求理想之路,犹如一幅壮丽的人生长卷,展现出新一代中国防水人宏观的思考、深度的创新在浩瀚的中国建筑防水发展史上所留下的深深印迹……